5日晚,黄石广播电视台800平方米演播厅里熠熠生辉、座无虚席。正值2023年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和开学季,黄石市“东楚科普大讲堂”开讲活动暨首场科普报告会在此举行。
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英雄航天员聂海胜以《永远做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攀登者》为题,结合自己3次飞行经历,为现场观众和在线观看的网友们作了一场精彩的航天科普报告。
跨越千年的飞天梦
在正式作科普报告前,聂海胜先播放了一段短片,回顾了从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到神舟十六号将第三批航天员送上中国空间站的高燃瞬间。
“回首过往奋斗之路,眺望前方奋进之路,令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聂海胜说,从蓝图描绘,到奋斗圆梦,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31年极不寻常的历程。
为此,他形容说:这是跨越千年的飞天梦,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从屈原的《天问》到李白的《把酒问月》。直到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集体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中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代号为“921”,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聂海胜看来,这是一个关乎中国航天事业甚至众多高科技领域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载人航天涵盖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涉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航天动力、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工程技术,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
立项之初,工程有7大系统,到空间站阶段增加至14大系统及上百个分系统,参与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聂海胜特别提到,黄石也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舱外行走,从短期驻留到中长期驻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突破了天体往返、太空行走、交会对接、空间站等关键技术。“我们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向上攀登的,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的路。”
聂海胜表示,自己非常荣幸,3次飞行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每一大步上。
踏雪出征首圆梦
1998年1月5日,聂海胜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加入到航天队伍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大型标语,这八个大字也深深地扎根到大家心中。
入选航天员,并不意味着拿到了太空“入场券”,还要历经千锤百炼。
聂海胜向大家介绍航天员需要训练的项目。最难的是超重耐力训练,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承受8倍于自身重量的压力,面部肌肉严重变形、呼吸异常困难;水下训练中,要身穿近200公斤的水下训练服在深水里一练就是6个多小时,每次训练结束拿筷子吃饭手都会发抖;还有沙漠野外生存训练、应急救援救生等多项训练。
经过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包括聂海胜在内的首批14名航天员都取得了飞行资格。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中国人第一次进入了太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得以实现。
尽管这次聂海胜并没有首飞,但发射成功后,他和所有航天员都替登上太空的杨利伟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回忆说,当时全体航天员都泪流满面,因为这是成功的泪水、喜悦的泪水、激动的泪水、释放的泪水。“为了这一刻,大家挑战极限,不怕生死,将祖国利益和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
2005年10月12日,聂海胜与同乘组航天员费俊龙踏雪出征神舟六号任务,在轨飞行5天,实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
聂海胜回忆出征那天的场景,感觉平静得就如同普通的一次出差一样。“火箭拔地而起的时候,我和费俊龙的手不约而同地握在一起。这是我首次飞天圆梦,鹅毛大雪翩翩而至,仿佛为我们欢送,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神舟六号任务的圆满收官,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目标顺利完成,而聂海胜也第一次圆梦太空。他认为,能够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为党出征、为国争光,是无上的荣耀。
太空授课播火种
2013年4月,聂海胜和张晓光、王亚平以优异的成绩入选了神舟十号任务的飞行乘组,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同年6月11日,开始太空之旅。
据聂海胜介绍,神舟十号任务是我国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在15天的飞行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技术突破,比如神舟十号绕着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进行绕飞。该实验的成功对后续建造空间站至关重要,因为空间站上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要从多个方向与它对接。
让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神舟十号乘组在天宫一号首次进行太空授课。据悉,这次太空授课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首次开展的教育类应用任务,是一次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的科普直播活动,也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当时,王亚平担任主讲老师,张晓光担任摄像师,聂海胜负责整个流程控制,包括教具准备、实验配合等。为了上好这一课,他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2013年6月20日,“神十”乘组在距地球300到330公里的轨道上做演示,主要向地面课堂演示几项物理实验,展示物体在太空失重环境状态下的现象。地面有8万多所学校、6000多万学生通过电视转播同步收看,分享宇宙知识,实现了航天工程领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无间协作,并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这次太空授课,不仅得到国内外媒体的盛赞,也让聂海胜看到了其背后的意义。他说:“这次课堂给孩子内心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这颗种子一旦发芽、开花、结果,就非常了不起。”他欣慰地表示,现在第三批航天员以及年轻的航天科技工作者,有些就是当初看到这场太空授课,从而萌生了热爱航天的“火种”,后来逐步加入到航天战线中来。
天宫建站启新程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2019年12月,聂海胜再次拿到“太空入场券”,和刘伯明、汤洪波一起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飞行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神十二”承担的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聂海胜深知:这一接力棒承载居多,分量极重,同时难度也很大。
“光操作实验的空间就从原来的15立方米扩展到110立方米,仪器设备上千个,成百上千根光缆需要进行精准安装调试。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零差错,才能保障空间站长期稳定运行。”聂海胜说,为了实现零差错目标,在2019年“神十二”任务备战期间,大家立起研判必须准确、操作必须稳妥、设置必须无误、安装必须牢固的严格标准,对照成千上万页的手册,把每一台机器设备的工作机理、每根线缆的标识颜色、每一个接口的功能位置等等都烂熟于心,反复对比、反复验证、反复确认。正是靠着这种严到极致、细到极致的千锤百炼,“神十二”乘组从容不迫地驾乘飞船顺利升空,完美对接并成功进驻。
对聂海胜来说,当时最具挑战的就是出舱任务,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延长至7小时,并且需要首次使用机械臂验证其性能功效。作为我国空间站首位操控机械臂的航天员,聂海胜的每一个操作直接关系着机械臂上战友刘伯明的安全,也关系着出舱任务的成败。
在报告会现场,聂海胜绘声绘色地向大家讲述着当时的整个过程:“我始终全神贯注,时刻密切观察机械臂的运作情况,随时根据舱体、出舱口位置、人与机械臂操作台的距离等等准确地输入指令,随时调整姿态,小心谨慎地控制速度、角度和距离。经过数十次指令变更和姿态调整,我将站在机械臂上的刘伯明准确地转移到工作位置。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操作机械臂,我们中国人探索浩瀚太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六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走了20年。聂海胜在报告会最后动情地表示,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不断成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航天队伍中,进入中国空间站,与他们一起并肩战斗,筑梦九天。
他寄语在场的年轻一代:“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中国空间站等着年轻的你。祝愿同学们以青春之梦想,建设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见证新时代的每一步,共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破浪前行。”